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>环境观察 > 正文

“炒鞋”暗藏巨大法律风险

  • 2021-04-08 16:32:42 来源:新华每日电讯

近期,“炒鞋潮”再掀波澜。某网购平台上,一些国产品牌的所谓“限量版”球鞋价格飙涨,其中某品牌一款球鞋价格涨幅竟达31倍;一些网帖肆意宣扬“炒鞋一夜暴富”,共同撩拨年轻人参与投机的心弦。

价格异动引发争议后,有平台迅速下架部分被爆炒的国产品牌球鞋。但是,当前被炒出数十倍溢价的球鞋,何止几款国产品牌?平台上那些单价动辄数万元乃至十几万元的部分国际品牌球鞋,普通人惊呼“亮瞎双眼”,炒鞋客们却早已习以为常。

“炒鞋”背后,有流行文化的影子。近年来,国内球鞋厂商陆续推出限量版、联名版、球员版、特殊版、明星特别款等,借助粉丝文化,又靠饥饿营销助推,价格水涨船高,引来年轻人追捧。少量“限量版”球鞋受品牌价值、名人效应、稀缺性等因素加持,可能存在较大的溢价空间。但需要清醒看到的是,大多数球鞋并没有超越使用价值的特质,谈何溢价空间?

更何况,“炒鞋”还暗藏巨大法律风险。近年来,各地公安机关已查获许多与“炒鞋”有关的售假、集资、诈骗类案件。早在2019年,央行上海分行也曾提示:警惕“炒鞋”热潮,防范金融风险,其中明确提出,国内球鞋转卖出现“炒鞋热”,“炒鞋”平台实为击鼓传花式资本游戏,提醒各机构高度关注,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此类风险。

“炒鞋”平台的路数不外乎这些:有的开设竞价通道,有的提供寄存服务,有的炒作社交话题,有的提供分期付款等加杠杆服务。业内人士指出,一些厂商、平台、金融机构和投机者将所谓“限量版”球鞋证券化、金融化,现在“操盘者”“收割者”如何不择手段炒作、借机造势推高价格,退潮时就可能如何摧枯拉朽“割韭菜”。

因为真喜爱而收藏,无可厚非。但“万物皆可炒”的幻象,其实是一个个被资本吹捧的所谓“风口”。年轻人作为潮流文化的主流消费群体,大多习惯在网络团购、靠网聊做交易,被“套路”后维权很难。极端的炒作和投机,也不利于年轻人形成健康的消费观和价值观。

增强风险提示,划清投资与投机的边界,细化允许和禁止的范围,是防范“炒鞋”行为异化的迫切之举。金融监管部门要提示“炒鞋”潮背后的金融风险,执法部门要不断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,厂家、平台和个人更须共同规范自身行为,维护良好的市场预期和秩序。

鞋穿不炒。鞋是用来穿的,并不是价格越贵越有价值,而是越合脚、越接地气才越显得珍贵。(记者 朱国亮 李博)

标签: 炒鞋 法律 风险

推荐阅读

“希望全国推广” 97.9%受访者支持联合惩戒不文明游客

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,国内迎来了一波久违的旅游小高峰。但个别游客的不文明行为,却成为一个不和谐的...

“炒鞋”暗藏巨大法律风险

近期,炒鞋潮再掀波澜。某网购平台上,一些国产品牌的所谓限量版球鞋价格飙涨,其中某品牌一款球鞋价格...

清华男征婚被群嘲

近日,一则征婚帖子引爆网络。据媒体报道,来自山西的张某玮在某社交平台发布的征婚帖中宣称自己清华本...

杀人后埋尸自家院中 18年前命案积案告破

3月13日,介休警方在东莞警方的协助下,抓获犯罪嫌疑人梁某某。 介休市公安局供图18年前,梁某某杀人后...

雷军押上人生声誉 首期投资100亿元造车

前不久的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,却令汽车界地震了:小米宣布将以10年投入100亿美元正式进军智能电动汽车领...

猜您喜欢

【版权及免责声明】凡注明"转载来源"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亚洲观察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,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,烦请联系。 联系方式:8 86 239 5@qq.com,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。

教育观察